与其说这里是人为建造的场所,不如说人们放置在这里的建筑被自然环境所影响而变得更加美丽。园中有一座瀑布,事实证明您可以一边欣赏着这座瀑布所增添的自然乐趣,一边享受着传统的乡村日式美味。

三泷园 / 龙安寺
自然园林设计和 园林的本质
日式的园艺审美,正如在京都龙安寺和金阁寺所见,专注用完美的布置方法来复原自然景观。而在欧洲,专注点却在于按照人们的创意来改造自然景观。这种差异或许是因为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不同。亚洲人认为,自然不是人类要去征服的东西,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京都各个寺庙和神社中的花园就是按照这种观念建造的,因此,即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建立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此相反,位于鸟取的Mitaki园打造了一处使人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优美环境,正是这种审美观念的体现。

在园艺中展现淋漓尽致的东方思想
与西方主要宗教的一神论世界观相反,多神论观念依然存在于东亚地区。特别是在日本,神灵不是以人物概念而存在的,人们把自然生物例如岩石和大树视作神灵。许多日本人仍对大自然广袤的规模以及比人类寿命长的事物心存敬意。最初,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没有否认日本所信奉的神灵,因而很容易被这里的人们接受。坐落在京都和奈良神社庙宇中的华丽的花园,正是东亚精神的强烈体现。其中很多花园都用池塘、岩石和树木重现了大自然所呈现出的原有景色。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渴望这种尊重自然的精神。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院仅用岩石和鹅卵石筑成,这种有效的办法让人们觉得,即使眼前所见并非自然景观,人的想象也会把自己代入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之中。使人们在远离自然环境的场所产生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感受,是上述哲学思想的首要目的。
在盆栽和微型花园中重现和欣赏自然也是当前这个思想的一部分。而与此背道而驰的西方审美观点在修道院和宫殿的花园中得以体现,比如凡尔赛宫中的那座。来自西方的这种审美角度是经过人们系统的设计规划,并以一种更受欢迎的方法创造出的。西方文化旨在迎合人类的审美来改造自然,而东方文化以重现大自然已经创造出的美感为重。在克劳德·莫奈见到日本的花园是怎样重现自然景观之后,他自己修筑了一座类似的花园,并以之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佳作。
森林本身就是理想的日式园艺
另一方面来说,在市区中心以外的地区自然景观富足,对自然的尊敬使得人们相信大自然是属于神明的,破坏自然是对神明的不敬。在东京和京都这样的大城市里,人们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在神社和寺庙里重现自然景观是人们把大自然重新带回生活之中的一种方法。相反的是,更多农村地区的居民的想法则是尽量以不影响大自然的方式规划农田和土地。在山阴,出云以众神之家著称,也是各路神明每年聚集在一起的场所。
因此,出云附近地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要比日本其他地区更为强烈。顺便一提,据说所有神灵在古日本历的十月汇聚于此,所以各地称这个月为“神无月”,而出云称其为“神在月”。人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山阴这片土地是由神灵选中的。对尊重和关爱大自然这种感情的需要出现在Mitaki园,那里的建筑、小路和其他各式各样的特色都建在森林之中,并没有干扰森林本身的特点。随着时间流逝,一条潺潺的小溪在岩石间开辟出一条小径,就在这条小溪旁坐落着一间布满青苔的茅草屋,里面有一架日式壁炉(囲炉裏)。